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根据我国新的小儿脑瘫定义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
引起脑瘫的发病原因多而复杂,产前、围生期和产后的多种致病因素都可能与脑瘫的发病有联系。产前因素如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体接触毒性物质、放射线损害、妊娠高血压等;产时因素如难产、分娩时胎儿脐带由于下垂及绕颈等原因造成脐带供血中断、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早产未成熟儿、产伤等;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血肿、败血症导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导致脑缺氧等。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大多开始于婴儿期,呈非进行性,但若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将会发生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并使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固定下来,这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脑瘫患儿早期诊断的要点有:
1.小儿出生不久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
2.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3.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4.经常出现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5.运动发育落后。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竖头举不稳;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会握住小棒,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脑瘫始终是造成运动功能伤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而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引发一定的心理疾病。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要点,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儿童的情况,一旦发现有相似的症状出现,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正确诊断,及早治疗疾病。